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市场分析 >  > 正文

3年累计献血42次!“00后”大学生入伍前再迎“热血时刻”_全球视点

时间 :2023-02-22 22:02:36   来源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2日讯(记者武叶通讯员肖莉娇)2月22日下午,在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00后”大学生崔佳松再次迎来“热血时刻”,这是他3年来的第42次献血。与以往不同,今年3月,他将奔赴军营成为一名新兵,这也是他入伍前的最后一次献血。

崔佳松入伍前最后一次献血。记者胡冬冬通讯员肖莉娇摄


(资料图片)

3年间累计献血42次,足以使80余位患者得到救治

22岁的崔佳松来自河北唐山,是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他介绍,自己高中时代看到过无偿献血的宣传视频,当时就萌生了献血的念头,但因为身体状况欠佳,这个计划只得搁置下来。

进入大学后,身边不断有同学分享无偿献血的经历,崔佳松内心的“热血火种”又被点燃。为了尽快提高身体素质,他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早早起床,坚持跑步3公里。

2020年6月15日,在老家唐山的街头献血车上,崔佳松终于如愿完成个人“首献”,成功捐献400毫升热血。当天是他20岁生日,“算是给自己补了一个成人礼”。

献完全血,崔佳松想到了成分献血。他当即给武汉血液中心打电话咨询,了解到捐献全血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每年顶格捐献800毫升;捐献血小板间隔期不少于2周,每年可以顶格捐献24次,一年间最多可以捐献40个治疗剂量(1个治疗剂量血小板相当于200毫升全血)。

“成分献血效率更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2020年10月3日,“首献”3个月后,崔佳松更换了一条在他看来更快捷的“跑道”,在武汉血液中心第一次捐献血小板。此后,每月一到两次成分献血成为崔佳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坦言,每次来血液中心都很开心,医护人员待他像家人般温暖,还能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忘年之交“献血达人”韩海威大哥。

从左至右依次是崔佳松、杨诗章、王婷。记者胡冬冬通讯员肖莉娇摄

尽管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时间不算长,但崔佳松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截至目前,他3年间累计献血42次,献血总量达16200毫升,包括献全血400毫升,献血小板79个治疗剂量,捐献的血液足以使80余位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带起一支“热血部队”

“爱心是需要不断传递的。”深感自己个人力量有限的崔佳松,萌生了带动他人献血的想法。

恰好周围也有同学是固定献血者,崔佳松和同学当即决定组团献血,建立起名为“武汉文理学院成分献血志愿群”的微信群。2021年5月15日、5月30日,他们连续两次组织团体成分献血,近50名同学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他们因无偿献血结下深厚友谊。记者胡冬冬通讯员肖莉娇摄

此外,崔佳松还曾多次带同学来血液中心“爱心打卡”,感召了不少同学成为无偿献血者。“我们‘00后’和每个时代的青年一样,心是炽热的,血是滚烫的,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在组团献血这件事上,崔佳松谦虚地说,同学们本就有颗赤子之心,他只是牵头将大家组织起来,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接过学长的接力棒,献血路上有你有我!”当天,得知崔佳松即将“踏上新征程”,曾多次与他相约献血的学弟柳昊、杨诗章,首次参与献血的学妹王婷、罗甜赶到现场,为他“送行”。

同学们以组团献血的方式为崔佳松送行。记者胡冬冬通讯员肖莉娇摄

“这是我第11次献血,我和柳昊都是受学长的影响开始献血的。”杨诗章说,他们献血始于2021年5月15日的团体献血,是无偿献血让大家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当天,柳昊因间隔期未满,没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献血,脸上写满遗憾。“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一起来武汉血液中心献血,这里见证了我们的热血青春。”

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副主任谢松丽(右一)为“热血部队”点赞。记者胡冬冬通讯员肖莉娇摄

“学长是我们的榜样,希望能像他一样坚持下去,也希望武汉文理学院参与献血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王婷说,这是她的首次献血,也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她要将学长的爱心事业不断传承下去。

【编辑:余丽娜】

标签: 无偿献血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