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市场分析 >  > 正文

看热讯:探究东蒙镇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新”在哪里?

时间 :2023-06-06 04:19:16   来源 : 农村大众

每天凌晨,一辆辆货车从费县东蒙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出发,满载着新鲜蔬菜驶往长三角市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蒙镇以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定位,投资7500万元,规划建设了这个500亩的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东蒙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管国帅介绍说,目前项目一期二期27个大棚已经全部投产。

作为费县重点打造的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东蒙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到底“新”在哪?近日,记者前往进行了探访。

费县东蒙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

联村带农

抱团联心闯市场

5月27日,记者走进东蒙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一座座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整齐划一。大棚内,农户们忙着挂绳、栽苗,龙须菜、辣椒、西红柿长势喜人。

“过去,合作社的种植技术和品种都很难跟上市场要求,效益也是时好时坏。去年,镇里成立临沂田园牧歌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再联合,降本增效共发展。”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厚伟介绍,联合社由该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管理服务中心发起设立,现有成员社5家,辅导社6家。

管国帅介绍,联合社以助力成员社降本增效为目的,解决成员社市场信息获取难、业务开展难、财务规范难等问题。

联合社以肥料、机收、种子、农药、农机服务等业务作为突破口,多次组织合作社成员到农资生产厂家、代理商处学习和实地洽谈业务,开展肥料、机耕、机播、机收和农药询价12批次,通过群众得实惠案例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打好群众基础。

“通过直接与厂家、农业服务公司等对接,肥料、种子、农药、农机服务采购费用平均降低12.5%,累计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群众降低生产成本50000余元。”管国帅说。

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厚伟介绍成立联合社的好处。

为了让产业强起来,链条全起来,东蒙镇探索了“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引进临沂农业发展集团对东蒙镇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联合社负责物资采购、合作社和农户负责管理生产种植,让村集体和老百姓都能从中获益。

“家门口建起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后,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来了,大家干劲十足。”杨厚伟说,联合社和农发集团签订了“保底+分红”的合作协议,对种植大棚制定基础产量,其中基础产量份额的30%是合作社和农户的保底收入,超出基础产量的部分进行二次分红,二次分红村集体也参与。“以种植西红柿为例,按当前收购价计算,每亩每茬产出5000公斤,那么合作社和农户能从中获得1万多元收益,如果产量翻番则可获得3万元收益。”

科技助力

绿色发展新模式

在东蒙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处处可见科技的身影,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土壤传感器、虫情检测站等一应俱全。

费县东蒙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

杨家庄村蔬菜种植户李照前告诉记者,他现在种植了两个大棚,大棚内安装有物联网设备,可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情况,除种植、采摘、日常养护工作外,包括灌溉、控温、施肥等在内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智能调控系统和感知系统完成。“种植的蔬菜不仅比传统种植模式产量高,品质和口感也更好。”李照前说。

科技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提升了产品向商品转化的效率。借助临沂农业发展集团“从农田到餐桌”的可溯源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全方位检测所种植农产品,确保食品安全,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优质蔬菜230万公斤供应长三角市场。

一边向科技要劳动力,一边向科技要产能要效益。东蒙镇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的科技范不仅能在蔬菜种植与销售中窥见,同时还藏于产业结构调整之中。

为了支撑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东蒙镇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积极对接省农科院、寿光蔬菜集团、先正达种业等知名院企,引进推广红花生西红柿、红彩椒008等优良新品种18个。

“红花生西红柿的口感和普通西红柿不一样,很酸甜,而且水分非常充足,相比一般的西红柿,这种西红柿更像是水果,硬度好,耐运输,口感好,糖度可达10一12度,深受市场欢迎。”临沂农业发展集团东蒙镇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东蒙镇蔬菜新产业孵化中心按生态农场标准建设,配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推行微生物菌技术尾菜处理制作酵素、植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制作有机肥等就地还田技术,初步形成“菌—菜—菌”与“菌—菜—肥”相互影响促进的新型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可降低30%到50%,农作物产量可增加10%到20%。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刘洪乐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